12月19日,苏州大学发布讣告,中国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应用光学专家,原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研究员,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潘君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2月18日15时48分在苏州逝世,享年94岁。
潘君骅院士,江苏常州人,1930年10月出生于上海吴淞。1944年毕业于武康县立初级中学;1949年毕业于南洋模范中学,同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1952年获学士学位,毕业后赴中国科学院长春仪器馆(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工作;1956年到苏联留学,在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普尔科沃天文台学习,师从苏联著名天文光学专家马克苏托夫院士,1960年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继续在长春光机所工作;1980年,调至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现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有限公司)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受聘为苏州大学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潘君骅院士曾任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理事,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大珩院士,曾评价他为最具有工程概念的光学专家。
潘君骅院士曾说:“我在上大学时参加了一些天文社团的学习活动,对天文和天文仪器充满兴趣,从那时起就开始痴迷天文望远镜。”在之后的工作中由于兴趣的主导,潘君骅院士主动钻研并积累了更多与天文仪器相关的知识,于是就从一个业余爱好者逐渐变成了专业研究者。
1956年,潘君骅院士到苏联留学,在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普尔科沃天文台学习,师从苏联著名天文光学专家马克苏托夫院士。由于本科时学的是机械,光学只是业余水平,在苏联留学期间,潘君骅院士学习更加刻苦。第一年,要求研究生完成哲学、俄语和两门专业课共四门课程,其中哲学和俄语都要到城里的苏联科学院院部去上课,每周两三次。经过努力,他的四门课程都得了满分。他当时的想法很单纯:“总想着不能给国家丢脸,回国后能够学以致用。”
四年后,潘君骅院士完成了以《望远镜的副镜及其面形检验的光学方案》为题的毕业论文,并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认可。马克苏托夫院士在毕业鉴定评语里写道:“潘君骅毕业论文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个新的、更适合于制造望远镜副镜的工艺方法。它将被我们用于制造大望远镜,特别是口径为6米的望远镜的制造上。”马克苏托夫说,指导潘君骅这样的学生,让他感到愉悦和满足。这些话语,让当时的潘君骅备受感动和鼓舞,也坚定了他选择天文光学科研道路的决心。
1960年8月,潘君骅院士回国继续回到中国科学院长春仪器馆(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工作。在那里,他给同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非常刻苦,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研究上,有一点机会就抓紧学习,学习是他的一个优势。“很多是基础性工作,但是在这个领域不可或缺,甚至有些工作可能在当时因无法衡量其价值而被忽视。”潘君骅院士回忆说。
当然,做研究仅靠学习是不够的,尤其是天文光学这个领域的研究,大量的研究工作要靠实践,靠实践中的累积,无数次实验失败的基础上,才能达到预期目标,才能成功。“要想制作比较精密的光学仪器,光学检测方法很重要。当时由于缺乏相关仪器设备,需要我们自己做。”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潘君骅院士常常自己想办法设计仪器,他的很多光学检测系统都是自己设计出来的,这也让光学检测成为了他的强项。至今,在他的实验室里,有很多设备都是根据实验要求自己设计出来的,全世界独一无二。
1975年,中国科学院再次启动2.16米口径的大型望远镜研制任务,并成立了216工程领导小组,潘君骅院士担任技术总体组组长。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当时远东地区口径最大的光学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文学界的“一座丰碑”,该项目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奖的背后是潘君骅十几年潜心科研的艰辛和汗水——从第二次启动研制开始到1989年试观测,2.16米天文望远镜的研制花了整整15年。
潘君骅院士在光学领域孜孜以求六十载,为我国光学事业贡献了毕生心力。耄耋之年,他还在用一身学识为我国光学领域培养优秀人才。
杨晓飞是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教师。2016年,杨晓飞承接了国内一家光机所的一块离轴抛物面,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了类似莫尔条纹的现象,导致激光相位干涉仪没有办法测出离轴抛物面的面型值,项目也迟迟无法推进。一筹莫展的杨晓飞找到潘君骅院士,潘君骅院士告诉他,这是细光束成像,在焦点位置,有许多杂散光点,这些光参与了干涉,只要在焦点位置做空间滤波,就可解决问题。胡建军立刻做了一个小孔,放在焦点处,瞬间干涉条纹变好,没有了莫尔条纹的现象。“潘老师习惯用简单的办法去解决高深的难题,这才是真正的创新。”杨晓飞说。
和杨晓飞一样,苏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老师和研究生们是潘君骅院士办公室里的“常客”。遇到实验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潘君骅院士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们点拨研究方向。也因此,老师们对他那本从大学开始记录的笔记本充满了好奇,似乎,这个笔记本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够解决各种问题的宝库。
“在应用光学领域,光学设计、检验、加工密不可分,三者沟通好,好多技术问题容易解决。不管侧重于哪方面做研究,对这三个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潘君骅院士经常这样对学生们说。学生们都知道,在苏联学习期间养成的磨镜子的习惯,成了潘君骅院士一生的爱好。受他的影响,苏州大学光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老师培养研究生,都倡导做一个有工程概念的光学研究者,从设计到制备工艺以及测试,必须全程参与并完成。
潘君骅院士常说:“推公式不是科研的全部,必须动手去试。”在他的带领下,苏州大学团队研制完成了中巴合作资源3号气象卫星的主光学系统、对日观测软X射线望远镜原理样机光学部分等项目。完成项目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光学界的优秀人才。
2019年,一颗国际编号为216331的小行星,获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命名为“潘君骅星”,以表彰潘君骅院士长期以来在应用光学研究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
Copyright © 球王会官方入口网址(中国区)·注册下载体育APP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华南路11号 备案号:京ICP备13004152号-1球王会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