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形成覆盖紫外到红外谱段的光学设计能力,高精度光学器件制造能力,光学镜头及系统的多变量主动装调能力,以及光学系统的垂直集成能力。
下游领域覆盖生命科学、半导体、生物识别、无人驾驶、AR/VR检测等工业级应用。公司在南京和西雅图设有研发中心,在香港成立子公司,在南京和泰国建设生产基地。
公司专注于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企业及关键技术领域的科研院所提供定制化服务,细分产品种类多、差异大,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形成差异化竞争。
本次发行前实际控制人范一、范浩兄弟直接持有公司9.09%股份,并通过茂莱投资间接持股55.51%,合计持股64.06%。
公司董事长范浩博士出生于1972年,曾任肖特(上海)精密材料和设备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总经理范一出生于1969 年,与范浩是兄弟关系;茂莱投资核心股东之一杨锦霞是范浩、范浩兄弟的母亲。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宋治平任江苏省光学学会镀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是光学镀膜行业专家;首席技术官周威博士曾在RUDOLPH TECHNOLOGIES、微软、华为等公司从事光学研发工作;杜兵强、马如银、余美群、苏志德等其他核心技术人员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陆曾任华泰联合证券、国金证券投行业务团队负责人,具备丰富的金融行业经验。江宁创投、南京创投、紫金投资为公司国有股东,共计持股9.09%。
精密光学器件是对光学材料进行冷加工、抛光、胶合等工序后得到的单个器件;光学镜头是以光学器件为基础,再根据预设功能进行装配、测量、包装等的光学组件;光学系统包括模组和检测设备,模组是多个独立光学镜头与器件、机械材料和电子材料的混合组装;检测设备是在模组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算法开发、软件架构和代码编写。
按照下游划分,公司产品分为生命科学、半导体、AR/VR检测、无人驾驶、航空航天、生物识别六大类,与下游龙头客户合作。
生命科学领域供给华大智造、ALIGN、BIORAD等;半导体领域供给Camtech、KLA、OntoInnovation、CYBEROPTICS等;航天航空供给北京基电研究所(508所)等;无人驾驶供给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平台Waymo等;生物识别供给IDEMIA、HID等;AR/VR供给Microsoft、Facebook等。持续以参与客户项目前期研发的方式建立市场开发机制,为核心客户提供全程研发技术支持。
下游应用不断拓展,公司营收及利润稳健增长。2018-2022年公司总营收从1.84亿元增长到4.39亿元,CAGR+24.28%,收入规模逐渐增大主要系公司加速拓展生命科学、半导体、AR/VR等下游应用,客户订单逐渐增长。
2018-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1/0.44/0.42/0.47/0.59亿元,CAGR+17.45%;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9/0.42/0.38/0.43/0.52亿元,CAGR+15.71%,公司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2020年出现同比下滑主要系公司员工及薪酬水平提升,公司期间费用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造成利润水平短期有所下降。2021~2022年由于公司整体收入规模大幅上升,利润规模随之增长。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由光学器件/镜头/系统、服务和其他产品构成。光学器件收入稳中有增,占比持续超过50%,主要受益于下游牙科扫描市场复苏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回升。光学系统占比持续上升,受益于AR/VR检测、半导体检测、基因检测等前沿领域的持续放量。
按照下游划分,公司产品分为生命科学、半导体、AR/VR检测、生物识别、航空航天、无人驾驶六大类,22H1收入占比分比为36.19%、28.00%、10.16%、8.43%、4.19%、2.55%。
2019-2022H1,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6.71%/ 58.98%/52.87%/50.70%。2020年同比上升主要系航空航天领域光学器件、AR/VR光学测试模组等高单价产品收入占比提升;2021年同比下降系原材料价格上升部分大订单产品单价下降,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未及时实现成本优化;2022年H2同比下降主要系部分产品周期性影响、光学系统产品升级导致上游原材料成本上升。
公司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产品为差异化、定制化开发而成,附加值与客户需求直接相关。
工业级精密光学器件是应用在工业领域的高精度光学器件。光学器件属于光学产业链中游,是将通过将上游光学玻璃等原材料通过冷加工、镀膜等工艺生产而成的具有特定效果的光学元件,其中冷加工技术含量低,镀膜赋予光学元件各种不同性能。
根据精度与用途的不同,光学器件进一步分为传统光学器件与精密光学器件,精密光学器件在面型、镀膜和表面光洁度上大大提升,通常包括多个精密光学器件胶合在一起,其下再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消费级精密光学器件与工业级精密光学器件。
工业级精密光学器件是应用于工业测量、半导体、生命科学、无人驾驶、生物识别、AR/VR检测等高科技行业的关键配套器件,这些行业对于精密光学器件的工艺参数、技术性能、应用环境、作用效果等方面要求较为苛刻,从而推动精密度更高的工业级精密光学器件行业的发展。
一是尺寸超大或超小化,典型超大尺寸已经达到甚至超过1m;二是在往尺寸两极化发展的同时对面型和表面粗糙度提出更高要求,在超大尺寸的同时最高的面型精度要求达到λ/200、表面粗糙度达到0.1nm以下。
这些技术参数往往还要在特殊的光学材料上实现,除了熔石英、光学玻璃等典型的硬脆材料,还出现了超硬脆性材料,如碳化硅,以及软脆材料,如磷酸二氢钾(KDP)激光晶体等特殊材料,这对光学器件的超精密制造提出了更高难度的要求。
工业级精密光学器件依照产品精度,由精密加工或超精密加工制造而成,其中,抛光、镀膜、胶合是精密光学工艺三个环节。
抛光可去除精磨的破坏层,达到规定的表面疵病等级;抛光可精修面形,达到图纸要求的光圈和局部光圈数,形成光滑透明的表面。抛光是对光学器件精度影响最大的环节,代表性方法包括磁流变抛光(QED)、离子束抛光(IBF),后者通过束流轰击工件表面进行原子级别的材料去除,对大口径的光学器件加工有优势,在诸多抛光方法中加工精度最高。
光学镀膜能够根据光学系统的要求调控镜片在不同光谱波段的光能量透过率以及偏振等性能,代表性光学薄膜包括增透膜、高反膜、分光膜等。
精密光学镀膜的偏振分光、减反射、光谱波长准确定位等特性目前无法被其他技术替代,因此光学镀膜技术是光学器件加工的关键技术,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和半导体器件制造的溅射成膜技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也在逐渐用于光学镀膜,用以降本增效。
胶合采用光学粘结剂将两个或多个光学器件粘接在一起,能够改善像质、减少反射光损失、简化复杂零件加工、保护刻划面、增加成像清晰度,其难点在于控制胶合后产品的光线偏离、空气隙厚度以及胶合后产品面形变化。代表性胶合方法包括树脂胶合法、光胶法、机械胶合法。
面型检测和粗糙度检测用于光学器件表面的形状误差测量和粗糙度分析,主要使用轮廓仪和干涉仪,引入激光平面干涉仪、球面干涉仪、高精度分光光度计、拼接式干涉测量设备等自动检测仪器。高精度轮廓检测和干涉检测设备保证产品良率与质量,目前几乎依赖进口。
以精密光学器件为基础,利用先进的模组可以组建加工而成精密光学镜头。利用镜头进行快速图像采集,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在大量样本中甄别关注特征信息,结合形态学方法对产品缺陷自动检测,结合机械手臂/自动传送装置进行产品分级,可以组建自动化检测的光学系统/仪器,这种感知变化并根据变化作出反应的机械可视为光机电算一体化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光学、微电子学、计算机信息、控制技术和机械制造等的不断融合,光机电算一体化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大,这需要光学器件及镜头等供应商凭借其在光机系统、运动控制、光电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积累提供光机电算一体化解决方案,以达到光学器件及镜头产品与光学仪器高度契合的目的。
消费类电子进入行业饱和期,精密光学产品下游逐渐向半导体、生命科学、AR/VR等高端科技应用领域靠拢。随着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普及率的快速提升,行业整体进入饱和期。新兴领域需求的高速成长带动了精密光学产业的结构调整,精密光学行业向半导体、生命科学、AR/VR检测等工业级应用领域靠拢。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全球及中国精密光学市场独立行业研究报告》,全球工业级精密光学市场从2019年的110.6亿人民币上升到2021年的135.7亿人民币,CAGR+10.8%,未来,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59.4亿人民币增长到2026年的267.6亿人民币,CAGR+13.8%。
半导体检测贯穿整个半导体制造过程,光学成像系统是其中关键部分。广义上的半导体检测设备主要包括工艺检测设备、晶圆检测设备、终测设备。半导体检测贯穿整个半导体制造过程,可避免制造损失的指数式增长。
光学成像系统对半导体检测效果的高低有关键影响,茂莱光学主要为半导体检测设备提供高精度的光学显微成像镜头及系统,具备更高分辨率、更大检测面积的光学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晶圆检测设备的缺陷甄别能力及测量通量。
高端光刻机含有上万个零部件,光学器件是其中的一类关键部件,对光刻机的成像分辨率和套刻精度有重要影响。光学器件精度需控制在几纳米以内,对误差和稳定性的要求极为苛刻。茂莱光学为光刻机光学系统提供用于匀光、中继照明模块的光学器件、投影物镜,以及用于工件台位移测量系统的棱镜组件,是光刻机实现光线均匀性与曝光成像的关键模块。
根据SEMI发布的《2022年度半导体设备预测报告》及往年数据,2019-2022年,,半导体设备(包括晶圆制造设备、检测设备和封装设备)全球总销售达创598/712/1025/1085亿美元,CAGR+22%,中国销售额在2019-2022Q3期间达134/187/296/219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比例逐渐攀升至29%。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19-2021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领域工业级精密光学市场将从22.3亿元增长至29.9亿元,CAGR+15.8%;预计2022-2026年,全球半导体领域工业级精密光学市场规模将从35.5亿元增长至55.8亿元,CAGR+11.97%,市场增量与增速并驾齐驱。
基因测序仪是测定DNA片段的碱基顺序、种类和定量的仪器,技术壁垒高。Research报告显示,2019-2022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由126亿增长至207亿美元,CAGR+18%,预计2023年增长至244亿美元的新高。
中国市场基因检测规模在2021年达到15.9亿美元,预计将以+21.6%的CAGR增长至2026年的42.35亿美元。市场增长动力来自成熟的NGS推动基因测序推动基因测序成本以超摩尔定律速率下降,基因测序市场应用场景拓展,包括当前成熟的科研市场、无创产前基因检查,以及逐步成熟的多组学研究、人类列队基因测序计划等。
全球范围看,美国的Illumina、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与中国的华大智造可以量产临床级别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出于在通量、数据质量、测序时长等关键指标上的技术追赶,在配套检测试剂上的高性价比,政府的政策支持,华大智造在国内市占率未来有望持续提升。
口内扫描仪也称电子印模扫描。
球王会官方